打反手关键在于对敌方替身时机的精准预判以及自身技能与秘卷的合理运用。反手能力强的忍者通常具备位移、无敌帧或霸体效果,例如千手柱间的普攻格挡机制,可在敌人攻击时触发反击,而和服夕日红则能在受击时瞬移至敌方身后进行大范围旋转攻击。若格挡未受攻击,部分忍者还能返还冷却时间,这种机制为反手提供了更多战术选择。
反手操作的核心逻辑在于替身后的应对策略。替身术的冷却时间为15秒,消耗1点奥义点,玩家需养成观察敌方替身时间的习惯,通过剩余战斗时间减去15秒推算敌方替身状态。替身后出现的位置与双方距离相关,较远时会出现在对手身后,可结合Y轴走位规避技能。若敌方替身后试图抓后摇,可优先使用具备无敌效果的技能(如新春水门的神速)或秘卷(如冻雪)进行反制,而非盲目进攻。
例如千手柱间的格挡无需消耗技能,仅通过普攻即可触发,成功格挡后二技能可快速从天而降攻击敌人;而蛇兜的反手策略包括墙角开大、二技能反向跑路或利用一技能无敌帧反击。面对这类忍者时,需注意其技能前摇与后摇,例如蛇兜二技能前摇大且范围小,保持Y轴位移即可规避,若其使用二段追击,则需依赖秘卷或陷阱类技能周旋。
秘卷与通灵的搭配是反手战术的重要支撑。气旋秘卷可吸附敌方突进技能,霸体秘卷则能硬顶非抓取类攻击,而通灵兽如蜃或乌鸦可用于打断敌方连招或创造反击机会。当敌方替身后,若忍者本身缺乏反手技能,可优先释放控制型秘卷(如雷电击)限制其行动,再衔接高爆发技能。通灵兽的释放时机需与敌方替身时间错开,避免被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