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选择直接影响战术执行和游戏胜负。不同民族在资源采集、军事单位和科技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地图类型和对手策略灵活调整。黑森林地图因其封闭地形和丰富资源,成为检验民族强度的典型场景。蒙古族凭借快速升级和骑兵机动性占据优势,高棉族则依靠资源积累和后期爆发力实现逆转。弓箭手民族如不列颠凭借远程单位压制和防御建筑形成攻守兼备的体系,而波斯族通过象骑兵和坚固防御展现后期统治力。

步兵民族如哥特依靠廉价单位和快速生产形成人海战术,但对资源调配要求较高。骑兵民族法兰克凭借游侠的高生命值和攻击力成为正面战场主力,但需注意黄金消耗。火药民族土耳其通过苏丹亲兵和手推炮实现远程压制,但经济脆弱性明显。海战地图中维京的船舰生命值加成和团战增益不可忽视。民族特性决定了核心兵种的选择,例如蒙古的骑射手骚扰、波斯战象推进或凯尔特的攻城武器突破,均需围绕优势兵种构建战术。

中国的开局村民优势加速资源积累,马里木材折扣降低军事扩张成本。葡萄牙的黄金费用减免和大商站机制适合持久战,而西班牙的修道院折扣提升科技研发效率。资源分配需优先保障核心兵种的生产,例如法兰克应优先升级骑兵科技,不列颠需确保靶场和弓箭手升级的连续性。黑森林地图中,高棉的农田机制和波斯战象的后期爆发均依赖稳定的资源供给。

封闭地图可优先选择后期强势民族,如波斯或高棉;开放地图则依赖蒙古或匈奴的机动性。防守反击策略适合拜占庭和条顿,而快攻战术需依赖阿兹特克或玛雅的早期优势。团队战中,维京的海战加成或哥特的步兵支援能为盟友创造优势。无论选择何种民族,控制关键资源点、适时升级科技和灵活调整兵种搭配是取胜的核心要素。民族强度并非绝对,但理解其特性和适用场景能显著提升胜率。游戏内平衡性设计使得任何民族均有发挥空间,关键在于扬长避短,将民族优势转化为战场主动权。